關于城市雕塑的審美問題,這幾年來,一直是文化媒體和社會公眾關心的話題。是應從純藝術的角度看待雕塑,還是更多要考慮它涉及的社會倫理和人們的心理?它們會給社會大眾帶來哪些影響?這些文化的、藝術的、道德的問題,需要人們進行更多的思考。
近日,位于北京王府井商圈的一個少年半裸雕塑,因“尺度過大”引發爭議。這座少年半裸雕塑身體呈黃色,雙眼緊閉,打著哈欠;上身穿著綠色西裝,打著紅色領帶;而下半身除了一雙綠色的皮鞋什么都沒有穿。在這座半裸雕塑基座寫有對其的介紹。這個雕塑名為《今天還有要事2》,由藝術家姚古才創作。在作品介紹中,這位藝術家寫道,自己創作該雕塑,“希望不僅能釋放自己的緊張、壓抑感,也能為別人帶來一絲輕松感”。
無獨有偶,在北京常營某購物中心樓下,也有四組穿著較為暴露的雕塑,其中既有媽媽扶著蹣跚學步的孩子,也有穿著簡單、胸部呼之欲出、做出展翅動作的年輕女孩。而這些雕塑并沒有任何作者信息和文字立意說明,引發網友熱議……
關于城市雕塑的審美問題,這幾年來,一直是文化媒體和社會公眾關心的一個話題。前兩年,有媒體曾搞了“全國十大丑陋雕塑評選”活動,希望以此能引起大眾對城市雕塑藝術的關注。
而且,一個地方或某一個城市,創作了一些雕塑藝術作品,它們是審美的還是審丑的,是應從純藝術的角度看待雕塑還是它涉及的社會倫理和人們的心理,它們會給社會大眾帶來哪些影響……這些文化的、藝術的、道德的問題,總會引發一些不同的爭議。
不過,在這樣的看法和感受的分歧中,給我的啟發就是,在城市生活空間布置城市雕塑作品,這不是某一個雕塑藝術家的個人的審美行為和藝術趣味,也不是某一個社會組織的文化或者其他行為,而是應該考慮到這種文化行為對城市生活環境、文化環境的影響,給社會受眾在心理上、道德上、審美上、情感上帶來哪些影響,是被他們所接受,還是讓大眾斥之為是藝術的惡搞、文化的顛覆,流于低俗。
這也使筆者想到一些西方國家對待雕塑藝術的做法。一般公共空間放置的雕塑作品,還是以唯美為主的,重視雕塑的審美品位,并且要考慮到這樣的藝術作品是否受到城市大眾的歡迎,是否達成了與城市公共環境空間協調一致的風格。
我們一般是把城市雕塑,看作是現代城市的“公共藝術”、“景觀雕塑”、“環境雕塑”。這告訴我們,城市雕塑是作為“景觀”、作為“藝術”,出現在我們的公共生活空間的。其重要審美作用就是,體現城市的文明,城市的藝術氣息,更是讓人們在生活的城市中能夠發現美感,感受到藝術的熏陶,帶給人們美的傾訴,傳達其內在的至真至純的思想,符合人類最徹底、最核心、最本真的人文精神。
這不由得使我想到當下城市文化建設。如今,一些地方的城市文化建設發展很快,但是,急功近利的心態,導致了這種城市文化建設中出現了“城市病”,這表現在城市雕塑的創作中,出現了一些惡俗、低俗、垃圾式的東西,比如被人們斥為丑陋雕塑的“子怡裸浴”、“昆明大觀園"裸女"”、“桂林"扶老"”等。這種城市建設中的“惡俗”、“低俗”的文化趣味,不僅損害了我們的城市文化建設,更損害了城市的雕塑文化的價值與作用。這也就是為什么社會大眾對那些只為“博眼球”的雕塑,多是持批評否定的文化態度的原因。
因此,我們說,在一個城市文化建設中,雕塑藝術的創作應該是協作的產物,它不單是一個藝術家的作品,它代表了社會、大眾等多方的立場,而任何一方的藝術立場或審美趣味,如果產生偏差,結果都可能會事與愿違。所以,我們真正呼吁的,是一個健康的、審美的原則,當協作方的立場、價值觀和創造這個公共雕塑的動機等,都是健康、良性的,才有可能產生一個和諧美感的城市雕塑作品。
記得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哲人亞里士多德曾說:“人們是為了活著而聚集到城市,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。”這樣的城市,是沒有丑陋的東西存在的,這城市的美好,是由它本身的文化、藝術底蘊所散發的,也是由構建這個城市方方面面的細節所組成的。